彬盛翔水化工工程师浅析EPC水环境治理项目问题和解决思路 二維碼
随着人类居住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,人们对水污染问题愈加看重,因此,水环境治理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。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,彬盛翔也重视起来水处理环保方面的需求,不断研发出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。但目前EPC水环境治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,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业务中的核心竞争力,彬盛翔工程师就EPC水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层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,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,以期为当前EPC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理论参考。 1.治理目标和投资不匹配 建议建筑企业组建本底调查、规划设计、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高端咨询团队,形成技术支撑营销能力,通过项目前期介入,为业主提供更为有效的咨询服务,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治理目标、投资控制以及远期规划等,从而帮助后期项目建设承接和顺利实施。 2.设置苛刻进度支付条件将资金问题转嫁给施工单位 首先按照工程规模编制进度计划,分解勘察、设计、施工各阶段任务,根据各级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工期模拟。首先,尽量梳理出建设单位负责协调解决的问题和时间节点,包括明确合同范围及责任、勘察设计各阶段任务委托书、需要收集的资料移交节点、设计成果审批时间、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、三通一平以及用地移交、交通转换协调、组织竣工验收等,尽量避免承包范围扩大、各方责任纠纷造成工期延误,尽量争取签订补充协议,将以上内容纳入建设单位违约责任。其次,根据项目进度支付条款和工期进度计划,做好项目实施策划,包括资源配置、资金回收计划、合同风险转移、进度计划控制等措施,尽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。 3.合同权责不对等、界限模糊不清 合同审核时应参照《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(试行)》(GF-2011-0216),对照EPC合同中各项条款识别合同风险,必须字字读,句句看,反复理解,仔细揣摩。风险识别包括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流程、项目的实施范围、工程进度款支付条件模糊或前后不一致、设施设备调试移交方案、与其他单位的责任范围划分等,通过谈判、协商对相应条款进行补充。对于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水质考核条款,一定要明确水质考核的主要指标、考核周期、考核方法、免考期等,保证治理考核目标可达性。从原则上讲,对于EPC的合同审查须做到合法性、有利性、严密性、可操作性。但现实情况是项目中标不易,有时原则无奈放弃。也许明知是坑,也无奈要跳。但至少合同审核可以让我们选择坑的大小,确实太大,不跳也罢。 结束语 综上所述,随着国力的增强、发展内涵的扩展,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大幅度提升,生态环保逐步由事业向产业转变,并且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,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,其作为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一定改变,建筑企业应主动抓住环保领域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,持续加大面向环保领域的市场开拓力,着力提升EPC工程施工总承包能力,并且积极探索EPC水环境治理行业现状问题的解决思路。从加强水环境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不断完善技术支撑体系,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,提高水环境治理理念。 |